四川核工業技師學院自1979年創辦至今,已發展成為具有良好辦學資歷、教育風格鮮明、學生成績斐然的綜合性職業技術學院。
本校區占地面積100余畝。現有在校生5000余人,師資優良,有教職工170余人,其中高級講師22人,高級技師28人,外聘專家25人。擁有教學大樓、學生宿舍、多媒體微機實驗室、模具、焊工等與專業相配套的實習工廠和現代化的數控加工實習車間。本校區環境幽靜,實習設備齊全,是培育人才的搖籃。
初中生預約參觀本科院校加微信:劉老師
學院全國招生,生源廣泛來自四川、甘肅、陜西、河南、山東、云南、新疆、重慶、貴州、安徽等十余個省區,招生人數連續八年名列全省前茅,2005年全年招生突破3500余人。實行“訂單式”教育,與百余家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建立了人才培養合作關系,學校在上海和深圳建立了就業服務站,在畢業生推薦中,學校堅持“六不送”原則,在廠家直接來校面試的前提下,將學生推薦到待遇好、穩定性高、管理規范、科技含量高的一流知名企業就業。學生就業率連續10年達到100%,對口就業率達98%,就業穩定率96%,再就業滿意率達100%,真正做到了學生成才、家長放心、社會滿意,就業水平達到了全省全國一流。
本校區秉承學校“培養一個學生,致富一個家庭”的指導思想,吸收了國內外職業教育先進思想和成功經驗,是一所綜合性學院,與多所高校合作辦學。開辦有焊工、電工、車、鉗、銑、刨、模具、鉚工、數控、管道工、機電一體化技術等終身技術專業和電子技術應用、計算機等實用性較強的專業,實行模塊式(MES)培訓,采用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同時,將素質教育列為重要的教育內容,按照“先做人,再做事,素質第一,全面發展”的育人方針,以學生會紀檢、勞生、學習、體育各部及興趣小組、文學社等社團組織為載體開展“三自”教育活動,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自主學習、自我服務,培養了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深化了教育教學內涵。
本校區在擔負起為我國核電站建設培養人才的重任的同時,還面向社會招收并定向培養了大批實用、緊缺人才。自成立以來,已向社會各界及秦山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連云港核電站、廣州乙烯工 程、南海石化工程等培養了2萬余名中高級技術人才,其中處級以上干部50余人、科級干部100余人、班組長300余人、技術骨干占80%。
本校區有全國領先的學生就業水平、精細化的一流管理、優質的教學服務、輝煌的辦學成果,得到了學生、家長、企業界、教育界、學術界、政府、社會和公眾媒體的高度評價。教育部部長周濟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對我校的辦學方針和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四川省委書記張學忠在全省職教改革與發展創新的經驗交流會議上,把我校辦學特色和成果作為范例,并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教育電視臺以“訂單教育使就業不用愁”為專題,在《國視資訊》欄目連續播出,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校區集中職、高職和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為一體,與多所高校合作辦學。開辦了焊工、電工、機電、管道工、機電一體化技術及核電安裝等技術專業和電子技術應用、計算機等實用性較強的專業,實行模塊式(MES)培訓,采用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在擔負起為我國核電站建設培養人才的重任的同時,還面向社會招收并定向培養了大批實用、緊缺人才。校區在向子弟學校、各校區學習的同時,又注重培養學生以下能力:第一、決定一個人命運的關鍵——習慣能力。包括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社交等各種習慣教育。第二、決定一個人事業成功的關鍵——智商能力。包括堅強的意志,正確的目標、健康的情感及合作意識等的培養。第三、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傳統美德。第四、注重培養學生特長和進行藝術教育。學校通過組建各種學生社團,比如:藝美協會、書法協會、文學社以及各專業興趣小組等,對學生藝術能力進行培養和挖掘,同時提高同學們的專業技術能力。
我們的學生不僅要求理論知識儲備的完善,更要求動手能力的過關,在就業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我校區實行“訂單式”教育,與百余家國際知名企業建立了人才培養合作關系,在上海、深圳建立了兩個就業服務站,這為學生們就業奠定了基礎。校區領先的學生就業水平,精細化的一流管理、優質的教學服務,得到了學生、家長、企業界、教育界、學術界、政府、社會和公眾媒體的高度評價。校區成立以來,辦學成果顯著,多次獲得領導好評。在新的時刻,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同時,第一、二校區將以更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
報名聯系電話:177-9027-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