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現代藝術學校開設有舞蹈、歌舞表演、戲劇表演等專業。我校專門聘請專家,名師教學,以保證教學質量,培養出張歆藝、鄧婕、江映蓉等專業人才,香港巨星劉德華為我校注冊學生,并為客座教授。為學生的升學和就業奠定基礎。
四川現代藝術學校,2002年成立,2005年5月,四川省藝術學校與四川省舞蹈學校合并為四川藝術職業學院,四川省藝術學校第一教學區更名為四川藝術職業學院航空港校區。
作為四川藝術職業學院組成部分的四川省藝術學校、四川省舞蹈學校,是擁有60年辦學歷史的國家級重點中專、中國西部的藝術名校,培養了眾多的著名藝術家。如影視明星鄧婕、盧奇、張歆藝,著名音樂人郭峰,“芭蕾皇后”侯宏瀾,著名戲劇表演藝術家沈鐵梅、田蔓莎,2009“快樂女聲”全國總冠軍江映蓉、第八名李媛希,2011“快樂女聲”全國第六名李斯丹妮等。香港巨星劉德華也成為四川省藝術學校注冊學生,并被聘為客座教授。
2012年1月,經過10年發展,辦學業績突出的四川藝術職業學院航空港校區經教育主管部門批準,獨立建校,升格為四川現代藝術學校,由原四川藝術職業學院航空港校區校長、四川大學教授楊曉明博士繼續擔任校長。2012年9月,原四川省舞蹈學校西區、四川省舞蹈學校北區合并進入四川現代藝術學校。2012年12月,四川現代藝術學校與美國迪恩捷國際教育機構簽約合作,在引進美國優質教育資源的同時,引入資金對校園設施設備進行整體改造與完善,全面打造四川一流、全國聞名的中專藝術名校。
四川現代藝術學校擁有舞蹈表演(中國舞表演、現代舞表演、芭蕾舞表演、國標舞表演、歌舞表演)、音樂(聲樂表演、器樂表演)、戲劇表演(話劇表演、影視表演、音樂劇表演)、美術設計與制作(動漫設計、環藝設計)、社會文化藝術(社會文化舞蹈、社會文化音樂、社會文化戲劇、社會文化戲劇、社會文化美術)等專業,主要實施藝術中專(學制3年—7年)學歷教育,同時進行業余藝術培訓、藝術類高考培訓等。
學校坐落于成都市西南航空港長江路三段17號,緊傍機場高速公路,與成都信息工程學院為鄰。周邊有四川大學、西南民族大學、成都體育學院的新校區,學府林立,交通便利。300路、304路、306路、318路、804路、806路、816路、91路、121路公共汽車分別從東南西北的交通要道直達校區。
校園占地兩萬多平方米,可容納上千名學生。擁有一萬多平方米的綜合大樓,一流設備的練功房、琴房、音樂排練廳、畫室、表演課教室、播音室、計算機教室、文化課教室、電子閱覽室,能容納500多人的多功能演藝大廳,帶衛生間、飲水機的學生公寓,現代化管理的學生食堂,標準的露天大舞臺、籃球場、羽毛球場,塑膠跑道的田徑運動場,并有保健室、洗衣房、開水房、浴室、校園超市等完善的生活配套設施。校園風景秀麗,綠樹成蔭,是學習藝術的理想園地。
學校秉持“以專家辦學校,以質量求效益,以品牌促發展”的辦學理念;奉行“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辦學方針;以高端藝術人才為培養目標;以“精英式培養,精細化管理”為辦學模式;以“文專并舉,德藝雙馨”為校訓。尤其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與行為規范培養,把良好的校紀校風培育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
學校實行全封閉管理,任何人不得隨意出入校門。學生周一至周五不得請假離校,周末和節假日離校也有嚴格的請銷假制度。校紀嚴明,校風端正。學校每年舉行寢室、教室美化大賽,黑板報、手抄報比賽,春季運動會,秋季籃球賽,演講比賽,“雙馨杯”合唱比賽,各專業學生演藝實踐,“放飛夢想”匯報演出,“藝航杯”學生個人才藝比賽,“園丁杯”專業教師風采展示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學校周末開放電子閱覽室,每周均有電影播放。師生互助友愛,校園和諧溫馨。
學?!吧鷰煴取辈坏?:1(平均每5個學生就有1個老師)。學生實行小班編制(一般在20人左右),除專職班主任從早到晚全天候管理外,還有專職公寓管理老師,年幼學生(11歲以下)更是有專職生活老師照顧吃飯、睡覺、洗衣服,配備有專用洗衣機和微波爐。
學生食堂實行打卡制和配餐制雙軌管理,年齡稍大的同學可以選擇打卡制,自主消費,計劃開支;幼小同學采取配餐制,由生活老師照顧,統一就餐,既避免擁擠,又可以保障營養的需要與生活費的合理開支。
我校學生享受國家助學金,家庭困難學生可根據國家相關政策獲得助學金。
在教學中,我校強調文化課與專業課并舉,且尤其重視文化課教學。每周文化課、專業課各上20節。每天晨練練專業,上午4節文化課,下午4節專業課,晚上文化課自習。所有文化課教師均為師范大學本科與研究生畢業的校內專職教師,除上課外,還要坐班、輔導、批改作業、進行教研活動。不少文化課教師還擔任班主任工作。
在專業教學方面,我校定位于“省內前茅,國內知名”。主要專業教師由四川省著名的藝術家、藝術教育家和北京舞蹈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民族大學、解放軍藝術學院等著名藝術院校的畢業生擔任。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效果良好。
在學生演藝實踐方面,近幾年來,我校師生1000多人次承擔了黨中央、國務院慰問四川地震災區“送溫暖,下基層”大型文藝演出、中央電視臺“激情廣場”、“歡樂中國行”、“走進魅力武隆”、成都市慶祝建國60周年大型文藝晚會、四川省慶祝建國61周年大型文藝演出、四川省慶祝建黨90周年大型文藝演出、“永遠跟黨走”——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大型文藝晚會、國家農業部、四川省政府第三屆四川國際蔬菜博覽會大型明星演唱會、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川省軍區紀念建軍81周年大型文藝晚會、四川農業大學百年校慶大型文藝晚會、涼山州國際火把節大型文藝演出、貴州省銅仁市大型夢幻山水音畫詩《銅人,銅仁》、攀枝花市“龍騰米易”大型文藝演出、“關愛四川,感恩韓國”赴韓國訪問演出、國際足聯暨亞足聯馬來西亞盛大頒獎晚會等從中央到地方的國際國內重大演出活動70多場,先后與宋祖英、殷秀梅、關牧村、楊洪基、張國立、馮鞏、那英、謝霆鋒、張惠妹、蕭亞軒、張信哲、李宗盛、邰正宵、范瑋琪、蘇慧倫、游鴻明、湯鎮宗、郭峰、毛寧、郁鈞劍、張邁、李丹陽、湯燦、張燕、呂薇、劉和剛、容中爾甲、陳坤、陳思思、何潔、黃英、朱迅、亞寧、劉璐、劉芳菲、阿爾法、武藝以及巴蜀笑星、臺灣A-ONE、中國力量、英國集束月光等眾多明星同臺獻藝,展示了過硬的專業實力,受到普遍贊譽。
嚴謹規范的教學與頻繁的演藝實踐孕育了豐碩的專業成果。近年來,我校學生參加各種比賽頻頻獲獎。群舞《轉世情歌》榮獲四川省首屆“太陽神鳥杯”電視舞蹈大賽金獎。獨舞《雨林》、《朝圣女》榮獲CCTV全國少兒藝術電視大賽金獎、銀獎。群舞《童趣》、《百煉成鋼》榮獲CCTV全國少兒藝術電視大賽四川賽區金獎。群舞《望》榮獲四川省舞蹈新作比賽創作三等獎、表演三等獎。我校學生代表阿壩州歌舞團參加四川省第五屆少數民族藝術節,群舞《踏鍋莊》、《雪山的腳步》榮獲表演一等獎,三人舞《羌笛聲聲》榮獲表演三等獎。我校原創舞蹈《廢墟中的國歌聲》榮獲第四屆全國校園文藝匯演暨第九屆全國校園春節聯歡晚會金獎,《扎西德勒》榮獲“華夏之星”全國青少年音樂舞蹈電視選拔賽(四川)一等獎,《太陽出來喜洋洋》榮獲第五屆全國校園文藝匯演暨第十屆全國校園春節聯歡晚會金獎。舞蹈專業學生陳添榮獲“保利貴州杯”小孔雀舞蹈選拔賽總決賽少年組第一名。音樂表演專業學生博史尼撒、博史琛嫫榮獲全國第八屆殘疾人藝術匯演一等獎。
與普通中職學校培養直接就業的技工完全不一樣,我校的培養目標是高端藝術人才,畢業生統一參加高考,進入大學繼續深造。近些年來,我校畢業生高考升學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每年均有幾十名畢業生獲得省外名牌重點藝術院校獨立考試合格證。2011屆畢業生張佳麗榮獲影視表演全省第一名,潘奧林榮獲時裝表演全省第一名,繆儲鑫榮獲舞蹈表演全省第四名(男生第二名),王曲浩然榮獲播音主持全省第六名。2012屆畢業生王玥榮獲聲樂表演全省第一名,周玉如榮獲時裝表演全省第一名。2013屆畢業生谷易凌、陳夢婷、周子涵、羅燦、龔垚在中戲全國兩萬多名考生中名列前茅,獲得合格證。谷易凌更是取得全國第11名的好成績,并同時獲得北影、上戲、復旦、浙傳等全國名校的合格證。近幾年來,我校畢業生已分別進入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北京舞蹈學院、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體育學院、北京科技大學、復旦大學、上海戲劇學院、南京藝術學院、東華大學、華僑大學、四川大學、西南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四川音樂學院、四川師范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一方面,我校畢業生越來越多地進入全國名牌重點藝術院校,另一方面,我校已成為四川音樂學院、四川師范大學等院校的重要生源基地。
部分沒有參加高考而選擇直接就業的畢業生,分別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文工團、成都軍區戰旗文工團、成都軍區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四川省軍區國防藝術團、江西省武警總隊文工團以及四川省歌舞劇院、成都市歌舞劇院等地方專業文藝團體。我校為西藏自治區和阿壩州歌舞團培養的84名專業演員,于2008年圓滿畢業,成為西藏自治區歌舞團、昌都地區民族歌舞團、阿壩州歌舞團等專業文藝團體的業務骨干。
我校2006屆畢業生吳熙被譽為“中國戲歌第一女”。2007級學生李媛希榮獲2009“快樂女聲”全國第八名。2007屆畢業生澤朗斯杰(藝名莫斯滿)擔任中國藏歌會主題曲《天籟之愛》主唱之一,榮獲“人氣女王”稱號,成為當紅歌手。2008屆畢業生梁雪芹榮獲第八屆精功杯國際模特大賽十佳模特及最具人氣獎,簽約劉德華電影公司,在《畫皮2》、《女子軍魂》等影片中擔任重要演員,成為頗具潛力的新星。2011屆畢業生魏小鳳榮獲四川衛視《給力!中國新民星》全國總冠軍。2012屆畢業生李玉娜榮獲2011西部新絲路模特大賽最佳身材獎和十佳潮模獎。
為了提升學生的藝術視野與思想境界,我校充分發揮與美國迪恩捷國際教育機構合作的優勢,不斷加快教育國際化的步伐。我校擁有四川省外專局頒發的聘請外國專家資格證,部分英語課和專業課由外籍教師擔任。2013年,我校分別接受了美國先鋒大學合唱團、德國音樂山莊室內樂團的來訪。另一方面,我校積極參與社會慈善救助事業,與四川省慈善總會、成都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合作,對3000多名流浪兒童進行了日常教育、藝術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與成都市慈善總會合作,開展慈善進校園活動,并在成都市慈善總會設立了陽光助飛基金,面向全國資助身體殘疾或家庭經濟特困卻具有藝術天賦的學生進入我校學習,培養他們成為藝術人才。
我校的辦學業績和特色不斷吸引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種媒體進行報道。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焦點訪談》、中央電視臺文藝頻道、少兒頻道、中國教育電視臺、文藝報,以及四川衛視、四川日報、華西都市報等省市主要媒體對我校及其學生的文藝演出進行了100多次專題報道,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歡迎一切有志于從事藝術事業的中小學生踴躍報考我校,歡迎一切希望子女成為藝術人才的家長放心地把孩子送到我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