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航天中學校,坐落天府新區東翼、成都經開區腹地龍華新城,系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1982年,學校始建于四川省達縣地區白沙工農區,原名“航天工業部062高級中學校”,簡稱“062高中”。初創之時,學校就依托航天高科技資源和人才優勢,匯聚了一大批名校畢業的高素質優秀教師,辦學成績享譽省內外,成為四川省首批重點中學。1994年,學校隨四川航天總公司調遷至成都市龍泉驛區,并整合公司七所子弟校優質資源,組建“成都航天中學”,1996年,學校被授予航空航天部重點中學。在成都經開區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上,航中人艱苦創業,潛心辦學,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成績持續攀升,躋身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行列。2006年5月,學校整體移交成都市龍泉驛區人民政府管理,校名變更為“四川省成都市航天中學校”,簡稱“成都航天中學”。2009年,龍泉驛區在大面街道車城西四路高起點高標準建設了航中新校區,并將學校更名為“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高級中學校”。2016年6月,學校恢復原名“四川省成都市航天中學校”。
建校以來,航天中學逐步形成了“追求卓越,崇尚博雅”的辦學理念,“自強協同、執著奉獻”的學校精神,多年來,學校以“博學篤行、尚美創新”的校風、“愛、嚴、細、活”的教風、“勤、恒、實、新”的學風,贏得了廣泛的聲譽和口碑。學校匯聚了百余名來自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的教師,擁有專任教師346人,其中碩士研究生(含結業)160人,四川省特級教師9人,高級教師114人,省市區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80人,各個學科都有省級名師和專家。學校先后被授予成都市文明單位標兵、全國科研興校先進單位、全國優秀外語實驗學校、全國語文教改示范學校、全國普法教育先進單位、全國優秀家長學校等一系列榮譽。
三十余載篳路藍縷,三十余載桃李滿園——成千上萬學子懷揣夢想走進航天中學,又從這里走向國內外知名高校,學校為北大、清華輸送優生16人,奪取全區文理科狀元14人次,教育教學質量在成都市同類學校名列前茅。近年來,航天中學力推行“生本教育”理念,不斷拓寬教育國際化視野,培養100余名學生前往歐、美、加、英、澳、韓、日等國家留學深造,10余名學生被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學錄取。學校先后與英國East lea中學、新西蘭麥克林高中、加拿大愛思德學院、美國加州大學、英國尼斯塔爾伯特公學和韓國仁荷大學等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師生交流達300余人次。
學校占地320余畝,建筑面積16萬平米,綠化面積8萬余平米,學校配備有標準教室105間,理化生實驗室和準備室36間,音樂美術室8間,生物園、科創園、科技活動園、歷史專用教室、地理專用教室、心理咨詢中心、通用技術實驗室、機器人室、計算機網絡教室、多媒體學術報告廳、形體訓練室、校園廣播站、校園電視臺等現代教育設施,配備有能容納4000余觀眾的標準運動場、標準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優美大氣的圖書館藏書近200萬冊,一流的設施、一流的環境,為龍泉學子共享現代教育創造了良好條件。
近年來,學校教師研究結題國家級課題5個、省級課題12個,80人次獲得國家級獎勵,150余人次獲得省級獎勵,教師參加課堂大賽28人次獲得國家級獎勵、52人次獲得省級獎勵。教師引領、師生共創。“鏡頭防污保護鏡”、“組合式內部液體壓強與密度演示儀”、“小車式測力計”等多項師生發明獲得國際和國家級發明專利,航中學子三人團隊參加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大賽勇奪亞軍,他們設計的橋梁被中國科技館收藏;航中學子楊柳榮獲新絲路中國少年模特大賽全國總決賽金獎、李藝菲榮獲第39屆世界旅游小姐四川總決賽最佳魅力獎;從航中走向北大的王玲華榮獲第十二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創新教育成績斐然。
今天,成都確立了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宏偉目標,龍泉驛繪就了“車都龍泉,‘四有’新城”發展藍圖,龍泉教育事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航天中學將繼續沿著“辦中華名校,育世紀英才”的辦學目標,搶抓“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機遇,踩著成都“東進”的時代鼓點,大力發揚航天精神,大踏步走出一條永續發展的強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