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名校,育成桃李滿天下;教苑奇葩,鑄就棟梁興中華。潼南中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學校是原四川省首批重點中學,也是重慶直轄市首批重點中學。乳名鑒亭書院,始創于清道光13年(1833年)。民國13年(1924年)建成潼南縣初級中學校,至今已有176年的辦學歷史。百余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近10萬名高素質人才。其中,中科院院士、“兩彈一星”專家王方定,國際著名法學專家,國務院學位評議委員會委員李昌麒,全國著名農業科學家、云南省首席科學家、國家300萬元科技成果獎獲得者蔣志農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學校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秉承“育人為本,科學發展”的辦學理念,傳承“立志、修身、成才、報國”的校訓,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努力把學校創辦成“環境一流、設備一流、師資一流、管理一流、質量一流”的巴渝名校、中華名校。
學校面積寬廣、環境優美,設備先進,設施一流。學校現有南北兩個校區,占地面積500余畝,建筑面積143920平方米。校園綠樹成蔭,碧江環繞,四季如春,是莘莘學子讀書成才的殿堂。學校完全按照國家對重點中學和示范高中的要求配置設施設備。
學校名師薈萃,人才輩出。學校通過專家講座、教師論壇、讀書沙龍和離職進修、骨干教師選培、舉辦班主任培訓班、青年教師提高班、優質課競賽、參加研究生課程學習、師徒結對子等形式,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骨干教師。學校現有教職工402人,其中: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5人;研究員、特級教師7人;高級教師110人,中級教師141人;全國勞模、全國優秀教師、市級優秀教師和市級骨干教師57人;有研究生學歷以上的教師89人。學校現有教學班110個,在校生7100余人。學校每年都有1600名以上的學生考上理想的大學,40%以上的學生能考上全國重點、名牌大學,每年都有2-3名學生上北大、清華錄取線;高考升學率長期穩定在93%以上。初中的教學質量年年名列全縣第一名。高、初中的教學質量長期名列全市重點中學前茅。
學校人人搞科研,個個有課題。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先后參研國家級科研課題3個,市級科研課題11個,并均已順利結題和獲獎。目前正在參研的國家級科研課題2個,市級科研課題4個。有3人次在國際學術交流會上發言,有5人獲全國科研成果一等獎,有14人獲市科研成果一等獎;有7人被評為全國和市級科研工作先進個人。
學校加強藝術教育,展示師生風采。學校是重慶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學校組隊參加重慶市中學生排球賽和田徑賽,長期蟬聯(普通校)男女隊前三名;每年都有20余名學生評為國家排球、田徑二級以上運動員,獲得高考加分的獎勵。學校師生課外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學校每年都要舉辦體育節、藝術節、校園文化節和科技活動節,讓師生發揮特長,一展才華。師生中有百人合唱團、男女籃球隊、乒乓球隊、舞蹈隊、羽毛球隊、田徑隊等。學校長期代表潼南縣參加全市中學生田徑賽、排球賽、文藝演出,多次榮獲全市第二、三名和“精神文明隊”、“道德風尚獎”等榮譽。學生中成立了書畫組、攝影組、英語會話組、天文觀測組、影評組、寫作組、電工組、園藝栽培組、機器人設計組、剪紙藝術組、奧賽組等二十余個課外活動小組。學生參加全國和市級舉辦的各類比賽,有9人次獲全國一等獎;有17人次獲市級一等獎,45人次獲市級二等獎。學生蔣志參加第二十六屆國際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榮獲金牌,被清華大學免試錄取;劉思聰參加全國高中生物競賽,獲全國一等獎,進入國家冬令營;代弦瑤參加全國美術類高考,文考和術科考試成績均名列全市第一,被復旦大學錄取;冉啟明高考文考和體育術科考試成績均為全市第一,被北京體育大學錄取。
學校創新發展,辦學特色突出。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以領導掛帥、教師主導、社會參與、群眾監督、學生自主管理為特色,強化革命傳統道德教育,“弘揚闇公精神,催我茁壯成長”,大力鼓勵師生參加以“大膽設想,精心制作,勇于發明,敢為人先”為主要內容的創新型研究性教學,使27名師生在“汽車模型設計”、“飛機發動機創新”、“天平制衡”、“遠程導彈假想設計”、“科學輕松跳傘”和“航天神九”設計等小發明、小創造方面均獲得了國家和市級以上13項獎勵。
學校加強對外交流,促進趕超發展。近幾年來,學校先后與美國、韓國和加拿大的中學建立了友好交流、互助合作、共謀發展關系。長年聘請朱麗葉和丹尼爾等外籍教師到校任教。每年都要迎來近10個國內外的教育教學訪問交流團體,每年都有數十名師生參加國內外的校際交流,出訪國內外的學校,以相互切磋,揚長避短,比翼齊飛。
學校采取十大舉措,扮靚“五個校園”。1、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領導班子的表率作用;2、認真學習教育法律法規,嚴格執行縣教委“五令”、“十規”、“十五條要求”和市教委的《關于規范教育行為的六條規定》;3、教職工實行坐班簽到制,學校組建學校紀委和督查室,每天組織學校領導和專職人員對教職工上班和工作情況進行“拉網式”巡查、記載和公示;4、創新教學評估機制,開展“教學開放周”活動,以教學質量為杠桿,嚴格考核評估教師的教學業績;5、創立社會評價學校體系,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任師德師風督查員,與學生家長代表、社區居民代表一道,對學校的師德師風建設進行測評;6、整治校園環境,組建學校文明勸導隊和設立學生環境衛生監督崗,強化校園衛生和保潔管理;7、成立學校心理咨詢室,聘請心理教育專家、心理輔導員和心理聯絡員,對全校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導,盡心竭力培育“四有”新人;8、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師德師風考評的長效機制,樹立師德師風標兵和教學質量標兵,斗硬各種獎懲;9、攜手“名校聯盟”,創立名優品牌。與市內外重點名校團結協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努力創建巴渝名校、中華名校;10、積極參加創建“五個校園”活動,努力打造“平安校園”、“和諧校園”、“健康校園”、“人文校園”和“數字校園”。
學校科學的辦學理念,創新的管理體制,靈活的育人方法,豐富的科技活動,卓著的教學質量,使學校成績顯赫,殊榮眾多,名揚巴蜀,斐聲中外。學校先后獲得“重慶市文明單位、重慶市德育示范學校、全國中小學公民道德教育優秀學校、重慶市教學質量優秀學校、全國基礎教育科研先進單位、重慶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重慶市衛生單位、重慶市綠化先進單位、重慶市民主管理示范學校和中國學校體育發展研究優秀學校”等國家級、市級以上四十余項殊榮。
涪江河畔千山秀,書院鑒亭萬卷詩。潼南中學,教苑奇葩。沐浴時代春風,笑迎燦爛朝霞。她正以昂揚的斗志,嶄新的姿態,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面向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