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203中學始建于1961年,原為國營江陵機器廠203中學,系國營江陵機器廠子弟中學。學校座落在重慶市江北區大石壩嘉陵江石門大橋北橋頭。學校占地11227平方米。學校是一所全日制高完中,江北區家長學校示范校,在全國兵工系統和重慶市具有相當的影響。
1961年8月2日,經江北區人民委員會批準,定名為重慶市203初級中學。1969年文革期間,中學成立革委會,學校改名為國營江陵機器廠203中學。1995年,江陵機器廠與長安機器制造廠合并成立長安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原兩廠子弟校統一劃歸公司教育處領導,學校更名為長安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第一職工子弟中學(簡稱“長安一中”)。2000年,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已面向社會招生,經西南兵工局、長安公司批準,學校恢復為長安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3中學。2001年5月18日,重慶長安集團公司和江北區教委協商同意,江北區人民政府批準,203中學與大石壩職業中學實行聯合辦學。203中學校區為校本部和初中部校區,大石壩職業中學校區為高中校區。兩校實行對外一塊牌子,即重慶203中學。2007年兩校正式合并。實行一個法人代表統一辦學。
目前,學校有教職工160人,33個教學班,其中高中17個,學生1500多人。
學校堅持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立足于提高教師素質和學生素質。貫徹“依法治校,改革活校,科研興校”的辦學方針,踐行“以生為本,以師立校”的辦學宗旨,在辦學規模和辦學質量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建校來,曾先后被授予“江北區文明禮儀示范學校”、“江北區家長學校示范校”,是江北區重點中學、重慶市聯招學校、重慶市文明禮儀示范校、重慶師范大學實驗中學、西南師范大學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實驗學校,經市足協批準,成立了重慶市203中學青少年足球俱樂部。近年來,學校以其高質量的辦學水平和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吸引了重慶市近遠郊大量學子前來求學。
1986年—1995年的十年間,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在校生人數常在1500人左右、40個教學班。義務教育段的初中三個年級的在校生,常常都保持在1000人以上。
2004年6月,學校與長安公司剝離,交由江北區教委管轄,由此,學校完成了由企業辦學向政府辦學的轉變。江北區教委陸續給予辦學經費、設備的大量投入,學校進入了穩定發展的軌道,辦學質量得到較大提高,高考升學率到達90%,初、高中分獲江北區教委考核一等獎。學校榮獲了重慶市中學生足球聯賽高中組第二名、初中組第三名。學校承擔了重慶市教育學會《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研究》課題研究。
2007年8月,江北區教委選派了新的學校領導班子,進一步扶持學校的發展。相繼撥款對學校教室更換了墻面瓷磚,添置了電腦,安裝了多媒體教學系統,學校硬件設施得到了很大改善。學校的管理也進一步規范,辦學質量進一步提升,學生競賽獲得國家、市、區級獎勵78人次,高考升學率達到92.5%,初、高中分獲江北區教委考核一等獎。學校還被江北區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成為全國“十一、五”規劃課題“母親教育實驗基地”,被江北區教委評為“抗震救災先進集體”,榮獲江北區人民政府“兩基”工作先進集體。
從2008年開始,學校積極爭取學校的硬件改造和發展,通過多年努力,2011年7月,江北區教委將學校納入十二五規劃校點布局重點改造學校之一。將投資近6000萬全新打造學校高中部。目前正在施工中。可以說203中學的歷史是一部曲折的歷史,更是一部抒寫203師生奮發向上、不畏艱難的歷史。他走過了廠辦、聯辦、合辦的艱難歷程。但即使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校史上仍然了有過培養北大清華學子的輝煌,每一年都有幾十位同學上本科,上百人能圓大學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