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榮昌區職業教育中心創建于1942年,1985年由普通高完中改制為職業中學,2003年整合縣內中職資源組建職教中心。學校是教育部認定的首批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重慶市高水平中職學校”建設項目學校。學校地處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榮昌區板橋工業園區,占地面積200畝,建筑面積7.57萬平方米,固定資產8668.74萬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3932.4萬元。
學校現有教職工350余人,在編教職工262人,其中獲碩士學位20人,中專研究員1人,特級教師1人,高級職稱教師(含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66人,中級職稱教師(含工程師、技師)近100人,“國家萬人計劃”名師1名,市、區級名師3人,市、區級骨干教師28人,區級學科帶頭人7人,“雙師型”教師100名。開設有機械類、建筑類、電子類、汽修類、計算機類、服裝類、醫護類等22個專業,在籍學生5073人。 學校環境優美,設施齊全,管理規范,先后被團中央、全國總工會、重慶市委、市政府和相關部門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最佳文明單位”、“最佳綠化單位”“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文明禮儀示范學校”“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中職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重慶市毒品預防教育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學校設有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查批準的“國家職業技能定點培訓單位”“中國模具工業協會教育培訓基地”“OSTA計算機信息技術考試站”“全國服務外包技能考試重慶培訓中心”等培訓基地站點。
機電技術應用、無人機應用與維修、物流服務與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服裝設計與工藝(民族夏布服裝設計與陳列展示方向)、畜牧獸醫、寵物養護與經營、護理、汽車制造與檢修、模具制造技術、計算機應用、物聯網應用技術(含電子技術應用)、農村經濟綜合管理(會計)、學前教育(保育員方向)、民族工藝品制作(陶藝方向)、新能源汽車維修、數控技術應用、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旅游服務與管理、建筑裝飾、美容養生、旅游服務與管理(軌道交通運營與管理方向)。
學校已建成中央、市級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6個,其中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3個(畜牧獸醫、建筑工程施工、模具制造技術),市級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3個(電子技術及應用、汽車制造與檢修、計算機應用)。市級重點特色專業2個:模具制造技術和汽車制造與檢修;示范校重點建設專業4個:建筑工程施工、畜牧獸醫、電子技術及應用、模具制造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專業1個(汽車制造與檢修),骨干(緊缺)專業、雙基地項目專業1個(畜牧獸醫)。
學校堅持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學方針,“立德樹人、以技育才”的辦學理念,以“轉型跨越、內涵發展、質量興校”為發展戰略,以“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為核心,著力推進“自我服務、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三自”特色育人模式。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實施“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進教學方法改革和評價模式改革;積極探索高考、“三.二”分段制、自考銜接等多渠道辦學模式,先后與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重慶財經職業學院、重慶電信職業學院、重慶理工大學、海南師范大學等高職院校合作,多渠道為學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平臺。學校形成了以建筑工程施工、模具制造技術、電子技術應用、畜牧獸醫為支柱的四大示范專業特色,以“三生教育”“四聲教育”“三自管理”為核心的德育工作特色,以“立足成渝,確保質量”的就業特色。自開辦職業教育以來學校共培養合格中職畢業生2萬余人,歷屆畢業生就業率達98%以上,歷年高考升學率達90%以上。近兩年,學校先后實施“四類人員”就業技能培訓、建設行業專業技術管理崗位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陽光工程培訓、創業培訓等11個項目技能培訓,廣泛開展企業員工培訓,完成培訓3000余人次,為行業企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證,為促進就業創業、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學校目標: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市內一流,服務區域,輻射西部的全國職教名校” 學校使命:打造全國職教名校,培養一流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