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金堂縣職業高級中學是一所公辦職業學校,開設專業有機械加工技術、機電技術與運用、汽車運用與維修等,現有多家合作企業,依托企業資源為學生創建了暢通的就業途徑。
根據金堂縣“工業強縣”的戰略需要,2011年金堂職中與金堂縣技工學校合并,遷建至金堂縣淮口鎮洲城大道188號,為四川省重點職業中學,成都市合格技工學校,占地面積77597.45平米(116.3畝),建筑面積58084.37平米,建有400米標準跑道及標準足球場一個,配有游泳池、籃球場等運動場所。現有在籍學生2500余人,近50個教學班,有專任教師100余人,市、縣“雙師型”教師28人,國家、省市級骨干教師20余人,縣優秀班主任13人,縣優秀青年教師6人,縣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4人,縣“十佳”教師2人,行業專家5人。
學校現開辦有機械加工技術、機電技術與運用、汽車運用與維修、建筑工程施工、學前教育、工美、旅游(酒店方向)、財會電算化、現代觀光農業經營與管理、電子商務、計算機網絡技術、電子技術與運用等專業。
為加快金堂職中的發展,貫徹落實成都市教育局“3+N”發展戰略,2014年4月30日學校由成都市人民政府舉辦的一所以二產類專業為主的公辦職業學校、首批國家改革發展示范學校----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校托管。
托管后,學校以德育為首位,以“立德自強、精技篤行”為校訓,借鑒工職校“三全”管理模式,狠抓班級和班主任隊伍建設,結合群教活動和廉潔從政、依法治教活動,更加重視“三支隊伍”建設。在德育管理中重點開展了軍訓、內務整理、學生社團活動、迎新晚會、校“文明禮儀之星”選拔等系列專項活動,成立了學校業余團校,組建了女子護旗隊。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護自然與環境、美化住校生寢室、開展“三愛三節”等實踐活動。
強化德育育人,提升成才品質。學校以管理為抓手,以活動為載體,積極探索“人本多樣”的育人平臺建設。通過環境育人、行為育人、文化育人等方式,現已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學校社會認可指數迅速提升。在培養學生專業成才方面確定了“重點發展二產類龍頭專業、保留傳統主干三產專業、開拓結合區域經濟發展需求新專業”的專業建設思路,逐步調整專業并加快形成重點專業和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專業,努力提升學校品質。為打通中高職“立交橋”,使學校成為市工職院的優質生源基地,學校正緊緊抓住現代職教體系建設的契機,抓好就業與升學的協調發展,拓展對口高考通道。
在教學管理中,不斷改進教學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加快專業發展步伐,助推地方經濟建設。學校堅持以服務地方產業發展需求和學生就業需求為目標,努力改革職教辦學模式。一是“問需于企、訂單辦學”:金堂職中已為上汽集團、寶馬汽車等企業開設了6個“訂單班”、“對口班”,定向培養企業所需的技工200余人。二是“引企入校、產教融合”:引入“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主動對接產業、行業標準,開發適合企業需求的課程體系;現有合作企業16家,引企入校5家。三是“校企共建、互惠雙贏”:依托企業資源,與企業共建實訓基地,共同打造師資團隊,建設專兼結合的“雙師型”隊伍;已組織三批次近100人次教師到企業實踐、參與生產;聘請近60余人次企業管理骨干、技術人員、技術能手等擔任兼職教師;為“士蘭電子”等企業設置“對口式”職工培訓班近20場次。
在面向國際化辦學進程中,學校在成都工職院的引領下,探索與美國、德國、英國、奧地利、澳大利亞、新加坡、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在職業教育方面的合作;積極與四川海特公司共同興建“航空技術學院”,努力將金堂職中打造成為“服務區域經濟、基礎條件優良、內部管理規范、德育特色鮮明、教育教學創新”的四品牌的“金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