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國工匠精神的號召下,你會選讀中職嗎
發布時間:2018-09-03 18:29:06 來源:四川招生網 閱讀:3349人瀏覽
“我家孩子的成績不太好,讀高中可能會比較吃力,我也想不好是不是該讓他去讀中職學校。”“平日里光關注高中了,對中職這一塊還不是很了解,能介紹一下有關中職教育的情況嗎?”“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讓孩子讀中職好像有點抹不開面子……”“勞心者治人是需要能力的,勞力者有技術了可以不被奴役……”在大國工匠精神成為當下熱門話題的時候,一些家長正在努力轉變自己的育兒觀念。
家長觀念在轉變,中職教育成為家長們的熱門話題。有多位家長提出“介紹一些有關中職教育的內容”。
新高考后中職生有四種途徑上大學
根據我省2017年新高考的政策規定,我省高中畢業生進入高校有統一高考招生、高職提前招生、單獨考試招生和三位一體招生四種主要入學途徑。這四種招生選拔模式中職畢業生都能參加,其中單獨考試招生只允許中職畢業生參加。
中職學生如果參加2017年的統一高考招生,要和普通高中學生一樣參加當年6月的統一高考科目(其中外語有當年6月和2016年10月2次考試機會)以及2年有效期間的選考科目考試,如果擬報考高校對學考等級有要求,則還須參加相關科目學考。高職提前招生是在現行高職自主招生的基礎上,對高職自主招生的深化,是我省新高考四種選拔模式中率先啟動招生試點的模式,2015年有15所高校先行試點,2016年擬全面實施。中職學生參加高職提前招生以職業技能考試成績為基本依據,招生學校對考生的文化素質和職業適應性進行必要的測試,在統一高考前完成錄取。高職提前招生實行“一檔多投”,考生可報考多所高校,同時被多所高校擬錄取,由考生選擇確認一所最終錄取學校。三位一體招生是我省新高考的四種選拔模式之一,高校依據考生統一高考、高中學考和綜合素質評價成績合成綜合成績,擇優錄取。三位一體的具體報考條件、綜合素質測試內容和錄取規則等,由高校確定后在招生章程公布,考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報考學校。
我省高考改革方案提出要探索把單獨考試招生試點范圍擴大到普通高校應用型本科專業,去年已有26所應用型本科高校通過這一途徑招收中職學生2980余名,進一步拓寬了中職學生升入本科的通道。
中職畢業生參加單獨考試招生,要參加語文、數學和職業技能考試,外語不作統一要求。2017年起單獨考試招生時,部分學校有外語要求的專業已經公布,單獨考試招生的語文和數學2門科目將單獨命題、單獨考試。職業技能考試分十七大類,由全省統一組織,分點實施,學生可自主選報1至2個類別。考試每年組織1次,同類考試允許學生至多參加2次,成績2年有效。單獨考試招生錄取不分批次,按考生總成績,分大類實行專業平行投檔。
語文、數學每門滿分150分,職業技能滿分300分,均以原始分記入考生總成績,外語不記入總成績,總成績滿分600分。考生志愿由“專業+學校”組成,其中“專業”志愿,既可以報考同一個高校中的不同專業(類),也可以是不同高校的同一專業(類),還可以是不同高校不同專業(類)。也就是說,考生在報考高校和專業時,選擇機會多了。
此外,凡獲得教育部等國家部委舉辦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及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一、二、三等獎的應屆中職畢業生,包括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可免試就讀我省高職院校相關或相近專業。
把理論考試調整為技能考試
新高考背景下的中職生高考,職業技能考試成為最大亮點。業內人士認為,職業教育的特點是職業性、實踐性,注重操作技能、實踐能力的培養,原來高職單考單招設專業理論考試的目的就是為了引導職業能力培養,但是由于采用書面紙筆考試,使這一目標難以充分實現。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職業技能素質的培養,明確提出“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考核選拔模式。
因此,我省在高職單考單招中逐步把專業理論考試調整為職業技能考試,并在2017年的單獨考試招生中全面實施,同時在高職提前招生面向中職學生的選拔中把職業技能考試成績作為基本依據。
我省職業技能考試共設十七大類,從2014年到2016年逐年增加開考類別,至2016年將全部開考,從2015年起分批使用于高職單考單招和高職提前招生,至2017年在單獨考試招生中全面使用,在高職提前招生中的使用方法由各校確定并在當年報考章程中公布。
職業技能考試包括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兩部分內容,全省統一命題,統一考試。各大類的具體考試內容,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在2014年4月28日首次公布了機械、計算機等十五大類的考試大綱,2015年6月19日又對修訂后的機械類、電子電工類、旅游服務類和其他類(安全防范)四大類的考試大綱作了公布。
職業技能考試的各類別技能操作考試由省考試院統一安排在指定的考點學校進行。因為2016年高職單考單招不再進行相關的專業理論考試,此次的職業技能考試成績將直接作為相關“專業理論”科目成績,并提供給有需要的高職院校在自主招生、提前招生、三位一體招生中使用。
為中職學生打開升學通道
記者請嘉興教育學院職業教育研究處處長鮑加農為家長們解讀了當下我國的職業教育新政策和新形勢。
目前,我國的教育體系由普通教育體系、職業教育體系和繼續教育體系構成。而一般人比較熟悉的是普通教育體系,即由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初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普通本科教育、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構成。
傳統的職業教育只是中等職業教育,學生一旦從技校或職校畢業即進入工作模式,沒有再上升的空間,所以一般家長并不愿意讓子女進入技校或職校接受終端教育。而現在,這種狀態已經開始改變。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由小學后的初等職業教育(在初中教育中滲透)、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和應用技術本科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構成。也就是說,學生在接受了中等職業教育后,還能夠和普通高中的學生一樣,接受高等職業教育和應用技術本科教育,甚至還有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
為了給廣大的技校或職校學生打開升學通道,我省已經建立了面向職業學校畢業生的直接升學制度。升學通道打開后,就讀職業學校其實比就讀普通高中的“性價比”更高。就讀職業學校能較早地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在學習文化基礎課程的同時學習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畢業時還能得到一張或兩張職業資格證書。有理想繼續升學的學生在畢業時就能通過參加浙江省普通高職(單考單招)招生考試進入高校本科或專科繼續學習。單考單招是為職業學校學生專門設立的高考。考試時間與普通高考一樣,也是每年的6月7日和8日,考試科目除語文、數學、英語三門文化基礎課外,還根據所學的專業需要選考一個專業的職業技能。職業技能包括專業理論和操作技能兩部分。
目前,我省面向職業學校學生單考單招開考的專業有機械、電子電工、建筑、計算機、服裝、化工、汽車、農藝、財會、商業、外貿、旅游、醫學護理、工藝美術、學前教育等25個。我市已經有12所職業學校根據自身的專業設置組織有志升學的學生參加相應專業的單考單招。由于職業學校學生較早地學習了專業知識和技能,并且擁有某些崗位的職業資格,所以到了大學以后,往往比從普通高中考上的學生更有學習基礎和能力,畢業后也更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鞏固提升我市中等職業教育
今年1月,政府下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文件中明確:鞏固提升中等職業教育,引導中職學校科學合理設置和調整專業,突出電子信息和裝備機械的智能制造專業,做強紡織服裝和皮革制品等特色優勢專業,蓬勃發展化工新材料和光伏新能源、現代物流等新興專業,加強電子商務、信息技術專業與其他專業的深度融合,調整生態農業、現代服務業等專業的結構和方向,提高專業與產業的匹配度。發揮全市15所省等級以上職業學校辦學優勢,做強骨干專業,改造傳統專業,辦好特色專業,打造品牌專業。到2020年,繼續保持職普招生大體相當的規模,且畢業率保持在95%以上。同時,建成省級名校5所,省級品牌專業10個,省級優勢特色專業20個,省級德育品牌項目10個。
同時拓寬職業人才成長渠道,推進中高等職業教育有機銜接,逐步擴大面向中職學生的“五年一貫制”、“3+2”、單獨考試招生、提前招生等升學途徑,選擇部分專門化特色中職學校與高職相關二級學院,試點中高職一體化辦學。積極開展“普職融通”試點,建立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學校學分互認、學籍互轉機制,探索中職學校和普通高中聯合招生、聯合培養模式,保障高中階段學生的多渠道發展。推進職業院校專業教學標準與職業資格標準對接、專業教學考核與職業技能鑒定對接,完善職業院校學生職業能力評價辦法,提高在校生參加鑒定的比例,實現學歷證書理論考試和職業資格證書技能鑒定“雙考互用”,鼓勵職業院校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技能大賽。到2020年,職業院校畢業生“雙證”取證率達到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