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211工程”?它和你們理解的不一樣。
發布時間:2018-03-07 17:48:10 來源:四川招生網 閱讀:4217人瀏覽
說起好的大學估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211工程”那么究竟是“211工程”呢?它又是怎么產生的呢?它和一般的大學又有什么不一樣呢?估計許多朋友都不了解,那么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聊一聊關于“211工程”的一些事情。
我們還是先看看“紅頭文件”吧。教育部的官方網站上是這樣描述的:“211工程”院校是我國為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迎接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而決定重點建設的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該項目的醞釀提出、策劃設計、實施建設,都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關懷和指導下進行的。其根本目的就是要為中國21世紀的發展培養、積聚各行各業所需的高素質骨干人才和解決經濟建設及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科技問題,并使中國高等教育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使若干所高等學校和部分重點學科進入世界先進水平的行列。
這個“紅頭文件”是1995年發布的,至今已過去十多年。這期間,我國高校格局又有較大變化(每年都有一些學校改名、遷址、升格、合并及主管單位更換等),申請入選和已經入選“211工程”的院校陸續增加,致使許多人對它的誤解也越來越多,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四種。
誤解一:名牌大學都是“211工程”
什么是“名牌”?用老百姓的話說,出名的牌子就是名牌。就像名牌家電、名牌服裝一樣,名牌大學在廣大考生當中是眾所周知的;在用人單位中是有口皆碑的。它在全國同類別大學中,應該是建校時間較長、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質量過硬、學習氛圍濃厚的大學。盡管大部分名牌大學都是“211工程”,但由于國家考慮到院校歸屬、區域分布、行業重疊甚至占地面積、辦學規模等因素,也有個別名牌大學未能進入。目前,名牌大學不屬于“211工程”的主要有以下幾所: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首都醫科大學、華東政法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東北財經大學、中國音樂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和北京舞蹈學院等。這些院校在全國所屬行業中都是大哥級的院校,可謂如雷貫耳,赫赫有名。
誤解二:全國重點大學都是“211工程”
首先說明,國家從來就沒有明確過什么是“全國重點大學”,而只是在不同時期把某些學校列入“重點建設”。這些重點建設的院校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標準,數量也隨時變化。如1954年時有6所,1959年有11所,20世紀60年代又追加為48所;1978年有88所,80年代又增至98所;20世紀90年代又叫“211工程”,開始是80多所,后來又是100多所;不久又出現“985工程”,先是10多所,現在是40所左右。像這樣不斷與時俱進,變化無窮的所謂重點大學,恐怕連專家也解釋不清。難怪在一年一度的全國高校招生咨詢網上,教育部學生司公開回答考生疑問時說:“現在國家對重點大學無明確界定。”
另外,曾經在一些年代“重點建設”過,而現在又不在“211工程”中的院校有湘潭大學、西南政法大學、陜西科技大學、燕山大學、中國醫科大學以及南方醫科大學等。
所以同學們不要把“211工程”都理解成是全國重點院校,事實上有近1/5的“211工程”都是地方所屬的重點院校,如上海大學、鄭州大學、內蒙古大學、新疆大學、廣西大學、四川大學、福州大學、遼寧大學、延邊大學、貴州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和太原理工大學等等。這些院校每年招生時絕大部分招的是本地考生,各種勢力影響如學生就業、知名度認可等也都是局限于本省。
誤解三:部委屬院校都是“211工程”
在現有的“211工程”名單中,大部分是部委屬院校,但并不等于說所有的部委屬院校都是“211工程”。尤其是非教育部直屬的其他部委屬院校,不僅沒有進入“211工程”序列,甚至在一般院校里也是默默無聞。
目前,各部委屬院校不是“211工程”的有:外交學院、國際關系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華女子學院、中國勞動關系學院、中國科技防衛學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刑事警察學院、中央司法警官學院、中國民用航空學院、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大連民族學院、西南民族大學和華僑大學等。
這些院校大部分是特殊專業或特殊行業的院校,雖然不是“211工程”,但在各自行業里都有較高的知名度,每年招生時,在相應批次里分數都比較高,個別院校甚至直逼名牌院校。
誤解四:本科第一批都是“211工程”
目前,全國各省市招生都采用“分批次錄取法”,大部分省市本科招生分為四個批次:提前批是軍事、政治類院校;第一批是全國重點和省個別重點院校;第二批是一般本科院校;第三批是近年來新建的國有民辦性質的“獨立學院”和民辦職業技術學院。
上面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一些關于“211工程”的一些資料,希望你們“211工程”有所了解,不要再有“所有名牌大學都是211”“重點大學都是211”這樣的看法!如果你想了解“211工程”都有哪些學校可以登錄四川招生網。
